0790-6455975
守一道門,護一座城。戰“疫”時期,機場是防輸入的重要關口。
在南昌昌北國際機場口岸,面對防控境外疫情輸入重大任務,南昌海關集全關之力充實口岸防疫一線,關員24小時奮戰,嚴陣以待、嚴防死守,奮力守護廣大出入境人員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。旅檢三科在疫情防控命令下達的第一時間,引領科室關員積極投身一線,主動擔當作為。這支平均年齡只有29.5歲的隊伍,秉承著“熱血青春,藍天尖兵”的精神,逆行而上,誓做國門一線尖兵。
“全體都有,整理著裝,出發!”3月25日清晨,清脆的號令聲在航站樓內響起,昌北機場海關旅檢三科黨支部書記楊春鵬,帶領支部黨員提前到崗,做好體溫監測臺測溫設備校準、風險旅客布控準備、各種設施設備檢查等開關前的準備工作。黨員提前到崗、沖鋒在前,已成為旅檢三科的工作常態。這天是嚴防輸入性疫情戰斗打響以來,航班人數最多的一天,關員們的表情有些嚴肅,但大家有條不紊,按照頭天的預演做好各項準備。
登臨檢疫是嚴防疫情輸入的第一道關口。當天,機場的地表溫度達到35℃,體感溫度接近40℃。關員鄒展、原晉換上防護服,準備登機與旅客“親密接觸”。他們要指導旅客填報健康申明卡,一一解答疑問,耐心安撫情緒,分批讓150多名旅客下機。3個小時的時間里,他們在狹窄的機艙里走了無數個來回,甚至不能坐下稍事休息,微信步數早已超過了1萬步,汗水浸濕了厚實的防護服。
“請問您是從哪里回來?”“最近兩周都去過哪些地方?”“您現在要去哪里?”“請留一下聯系方式。”在流行病學調查環節,因為戴著口罩,要保持與旅客正常交流,關員吳昊必須把音量提高到平時的兩倍,每個旅客都這樣問,檢查步驟一個都不能少。
為了保證防護服的使用壽命,每次執勤前,吳昊和同事們都盡量少喝水,嗓子盡管很快就會“冒煙”,但是他們還是要堅持,因為他們現場采集的信息將實現共享,成為全省精準有效防控境外疫情輸入管理閉環的重要一環。
為了落實無縫銜接、閉環運作的聯防聯控機制要求,在嚴防輸入上做到“慎終如始”,昌北機場海關精準檢疫,嚴格落實“三查三排一轉運”:在篩查環節100%核驗健康申報、開展體溫監測、實施醫學巡查;在排查環節實施流行病學調查、醫學排查、實驗室檢測排查;在處置環節對疑似病例和陽性病例一律轉運地方衛健部門妥善處置,確保不漏一人。
一個支部就是一個戰斗堡壘,支部書記楊春鵬作為支部帶頭人沖鋒在前。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,他已在一線連續作戰近兩個月了,每天最空閑的時間,就是在往返航站樓路上的短短幾分鐘,這也是他最放松的時刻。
“爸爸,我想你了,你在干嗎?”在去航站樓的路上,小女兒通過視頻電話向他喊道,連續帶班的他瞬間沒有了疲勞,笑容展開,用最溫柔的語氣回道:“爸爸在看飛機啊,下次帶你來好不好!”
迎難而上,勇敢前行。旅檢三科以黨建為引領,關員們在疫情考驗中不斷褪去稚嫩,以“守土有責,守土擔責,守土盡責”的擔當,展現出“積極昂揚,迎難而上”的奮斗姿態:黃燕青和李潔堅守醫學排查崗,冒著被感染的風險不分晝夜耐心排查,在南昌昌北國際機場口岸人力依舊吃緊的情況下,根據疫情防控整體安排,又將奔赴任務更加艱巨的沿海口岸進行支援;鐘青、楊鴻緊盯體溫監測和信息申報,不漏掉任何一個異常旅客;大年初二開始上班就以宿舍為家的楊迪,輪值了登臨查驗、轉運等幾個崗位……截至3月份,旅檢三科共監管航班300余架次,排查進出境旅客人數3萬余人次。
關注國信擔保公眾號